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電話
(86-21)6439-6190
E-mail
info@goldenexpo.com.cn
時 間:2020-06-18
隨著消費恢復程度越來越高、拉動內需政策頻出,白酒消費進一步回暖。對于以聚集性消費為主的白酒行業來說,疫情過后,消費者是否還會回歸從前的消費方式,白酒消費趨勢將會如何演變,白酒行業又該如何克服疫情影響進而繼續實現消費升級?
相關檢測報告顯示,疫情對酒類消費的渠道、場景、品類等多個維度均產生影響,提示品牌商需在深入理解消費變化基礎上,積極在品牌溝通和產品設計上做出針對性調整。
在消費支出方面,疫情期間,酒類消費支出分層趨勢明顯。每周飲用5次及以上的高頻消費者酒類支出明顯增加;每周飲用3—4次的中頻消費者的酒類支出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;而每周飲用2次及以下的低頻消費者酒類消費支出則大幅減少。
在消費場景方面,受疫情影響,經典的酒類消費場景,如送禮、商務宴請、餐廳聚飲等均受到嚴重影響,居家飲用成為主要場景。宅生活也要多姿多彩,配餐、娛樂“伴侶”、助興飲酒以及夜宵標配,成為疫情期間酒類消費的前四大場景,分別占比60%、55%、49%以及38%。疫情期間,消費者們還創造了更有趣的新興飲酒方式,比如和三五好友視頻云飲酒、嘗試在家調酒等。59%的研究對象表示疫情期間曾嘗試過視頻云飲酒,而這其中58%的研究對象進一步嘗試過這種新興的飲酒方式,并且有超過一半以上表示未來會保留這個習慣。
在消費渠道方面,線上渠道借疫情得到快速發展。疫情前,消費者在線下購酒的比例為84%,購酒比例遠遠大于通過電商的46%和O2O的29%。疫情期間,由于店鋪關閉及出行限制,消費者改變了購酒渠道,通過電商渠道購酒占比達65%,電商渠道成為最主要的購酒渠道,O2O占比52%,也較疫情前大幅提升。
在消費選擇方面,消費者對酒類態度更加明確——追求高品質。對于酒類產品的選擇,口感好、性價比高、可送貨上門、具備健康功能、品牌知名是消費者最重視的前5大選擇驅動因素。品質、健康及易得性,是品牌商應關注的核心消費訴求。
疫情對白酒消費產生了諸多影響,白酒行業該如何克服一系列不良影響,進而繼續實現消費升級?
全國人大代表曾娜針對提振白酒消費給出了自己的建議。曾娜表示,要克服疫情影響,整個行業應該繼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中心,提供優質的、多元的、能夠滿足消費者物質和精神雙重消費需求的產品。全國人大代表余東則表示,滿足消費者物質和精神雙重消費需求離不開對品牌文化的塑造,品牌文化是消費者對品牌形成文化認同與情感依戀的重要途徑。業內人士表示,購買具有品牌文化的產品,對消費者來說不僅是一項交易,更是消費者自身與品牌的一次深度溝通。能夠代表用戶價值觀、個性的品牌,會使用戶與品牌之間形成更強烈的信任感與心理依賴。對于90、95后等年輕消費群體來說,強風格、強代表性的品牌也更具吸引力。
“促進消費離不開消費時間的充裕,假日長度與其對消費的刺激能力成正相關,生產生活恢復常態后,沒有得到滿足的部分消費需求可能會產生補償性反彈。全國人大代表周素明給出了關于增加今年傳統節日、法定節日假期天數的建議。“增加節日全國人大代表假期,能更好地釋放消費潛能”。
疫情過后,國民健康意識進一步重塑,健康酒產業也將迎來新一輪增長。對于健康酒來說,除了進行新品培育外,如何針對現有產品,傳達健康、綠色的品牌理念,并用健康理念助推產品品質升級,是白酒企業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之一。全國人大代表李薇表示,企業要把握好消費需求的轉變,以白酒行業為例,要不斷通過新研發,滿足當代消費者對“低度”“健康”白酒的追求。
隨著新零售模式的發展,線上線下渠道已由互相競爭、沖突的局面轉向互利共贏,線上線下壁壘的打破,讓商品交易流通性得到空前提升,便捷的購買方式與靈活的倉儲物流,使得購買時效性和服務體驗實現了統一。對此,李薇提醒,應對新興電商帶貨渠道加強監管。她表示,電子商務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非理性消費的加劇。非理性消費行為的加劇,尤其是偽劣產品借直播等新興渠道大肆橫行,勢必會對整個市場的生態健康發展形成一定的沖擊,這就要求政府必須盡快加大對電子商務,尤其是新興帶貨渠道的監管,以保證行業健康有序發展。
來源:中國酒業協會
如欲訂SFDF China展位,或了解更多信息,請立即發電子郵件至info@goldenexpo.com.cn 。或通過以下聯絡方法,預訂展位。
電話: 上海 (86-21) 6439-6190